新闻中心
美媒:小型无人机可挂炸弹威胁美军 投1.8亿美元研反制系统
来源:admin 发布时间:2018-2-27 15:50:37
分享到:

网2月23日报道 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2月21日报道称,海外小型无人机系统构成的威胁——尤其是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成了美国国防部各部门领导人的关注焦点。

“伊斯兰国”等极端组织不仅利用商用小型无人机来进行侦察和情报搜集,而且还将它们进行改装以投掷炸弹,从而形成一支小型空中力量。

这个问题已经变得如此尖锐,以至于该地区的高级官员把反无人机作为最高部队防护任务。这种系统也威胁到军事设施,在上空从事间谍活动,或者在执行单向自杀式任务时充当导弹。

根据最新披露的文件,美国陆军在2019财政年度共计索要1.883亿美元用于反无人机空中系统,包括基础预算6900万美元,海外应急行动1.193亿美元。

反无人机的努力将致力于识别、发展、测试、评估和整合技术,以提供整体能力来击败无人机,尤其是较小的重量为25千克的无人机系统。该计划将涉及动力学解决方案、雷达的开发以及多功能电子战与“完全移动能力”的整合。

反“伊斯兰国”极端组织联盟之前利用电子战能力,通过干扰无人机的指挥和控制机制来抗衡它们。美国联合打击简易威胁组织也在致力于各种反无人机能力,并最终交付给中央司令部。


资料图片:图为伊拉克警察用商用无人机挂载羽毛球炸弹作战。(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挂载到无人机上前,“地勤”会把“羽毛球”炸弹的保险栓拔出,激活炸弹的触发引信。


可见炸弹上的挂环,和放到地上的保险栓。


警察为无人机加挂“羽毛球炸弹”。


除了“羽毛球”炸弹外,这架无人机的观瞄系统也是自制的,由一台日立光学摄像头(可360度旋转)组成。


挂载“羽毛球”炸弹的四旋翼无人机升空,可见其中一颗炸弹的挂架还发生了偏斜。


伊政府军提供的无人机监控画面,画质很清晰,右侧可见刚投放的“羽毛球”炸弹,下落姿态还算平稳,红圈标出的是命中点。


“羽毛球”炸弹在重力作用下“飘”向目标。


炸弹触地命中目标。


伊政府军的无人机操纵站内景,由一台高清电视(显示无人机飞行画面、姿态以及剩余电量),手机(提供数字导航地图和GPS坐标)和无人机遥控器组成。虽然和美军无人机控制站比,相当山寨,但也是“一应俱全”。


遥控器操纵杆和市场上的大众无人机完全相同,容易上手。


除自制无人“攻击机”外,伊政府军快反部队也经常使用“大疆”无人机侦察敌情。


遥控装置基本如出一辙,上面都有手机支架,提供导航和监控画面。




左小图为MRZR空投测试视频截图,右小图为MRZR突击车空投落地瞬间。


图为“敏捷反应-2016”军演期间,美军第82空降师测试MRZR突击车空投资料图。


近日,雷锡恩发布了一段HELWS-MRZR激光系统远距离烧毁“大疆”无人机的视频,图为视频中的激光炮车,如果是按MRZR的设计搭载指标,车体后方装备的HELWS激光武器系统全重可能不会超过700公斤,而且车载供能设备可支持连续发射30次。相比过去笨重的陆基移动式激光武器系统,已有了革命性的突破。


在HELWS-MRZR公布前,目前已知进行过实际测试的有陆基移动式激光炮是美国波音公司的“高能激光系统机动型演示样机”(简称HELMD),这种功率为10千瓦的高能激光炮已在测试中击落过150架无人机及各种火箭弹等目标,但搭载平台的尺寸也不小,需要一辆重型军卡。图为HELMD测试资料图。


图为HEL-MD高能激光炮拦截动态图。


比HELMD尺寸更小一些的是以“斯特赖克”轮式战车底盘改装的“远征机动式高能激光炮”(简称MEHEL) ,其是美陆军提出、由波音公司与通用动力公司联合研发的陆基机动式激光武器,最大输出功率5千瓦,专门用于拦截敌方无人机、迫击炮弹以及火箭弹,保护友军作战车辆及人员。


图为雷锡恩公司官方公布的测试视频截图,本图小红框标出的是无人机靶标的所在位置,可见与激光炮车的位置有相当的距离。


图为雷锡恩HELWS系统转塔视频截图,从外形尺寸上看,与普通光电转塔类似,但中间的大型激光聚焦镜头十分引人瞩目。


为显示激光武器的射击精度,此次测试选择的还是处于悬停运动状态的“大疆”无人机,注意图中画面,无人机右侧的机身已开始冒烟,实际已被高能激光照射。


另一个角度拍摄的无人机靶标画面,注意无人机右侧旋翼的蒙皮已被烧掉并冒烟。


图为“大疆”四轴无人机被高能激光烧穿并起火瞬间。


除了右侧旋翼推进器外,高能激光束烧毁的可能还有机身内部的控制线路,在遭照射后不久,无人机直接失控坠毁。


图为被高能激光烧毁的无人机靶标静态图,可见被烧毁的无人机部分细节。


HELWS-MRZR实际只是雷锡恩公司激光武器系列产品的其中之一,其他产品还包括可供“阿帕奇”武直挂载的高能激光炮吊舱,该系统已于2017年6月进行了测试,成功命中了1.4千米外的目标。


雷锡恩公司的远期目标,是研发类似图中这种可安装到固定翼有人战机和无人机上的高能激光炮系统,可在空中拦截敌军弹道导弹或巡航导弹。


图为2架搭载激光炮的无人战机,协同拦截敌军弹道导弹想象图。

(2018-01-31 08:50:00)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尽管很少被提及,但“阿帕奇”早在研发阶段就已将直升机空战纳入为重要指标之一,除了M230链式机炮作为固定武器外,实际该型机还能在左、右短翼翼尖携带双联“毒刺”空空导弹发射器或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这张AH-64D剖面图中红框标出的就是“阿帕奇”能挂载的两种空空导弹。


图为“阿帕奇”试射AIM-9“响尾蛇”近距空空导弹资料图。


图为携带有2枚AIM-9“响尾蛇”空空导弹的“阿帕奇”地面展示资料图。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阿帕奇”在设计上具备挂载空空导弹的能力,但美国陆航部队由于没有作战需求,很少挂载,反倒是“阿帕奇”的海外用户将其付诸实现。图为美陆军官方公布的AH-64D执行三种不同作战任务的武器配置和性能示意图,可见都包括“毒刺”空空导弹。


由于“响尾蛇”导弹尺寸过大,“阿帕奇”通常携带的更多是“毒刺”导弹(每架最多可挂4枚),图为日本陆上自卫队的AH-64DJP挂载的双联“毒刺”发射器特写。


“毒刺”导弹最初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于1967年研发,雷锡恩公司负责制造,自1981年服役至今已成为单兵肩扛式防空导弹的代名词,其采用红外制导,最大有效射程8千米。“阿帕奇”使用的是AIM-92空射型。图为2009年7月,美海军陆战队士兵试射肩扛式FIM-92A“毒刺”导弹资料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日本陆自目前装备有13架AH-64DJP“长弓阿帕奇”(JP为日本出口型代号),由富士重工负责组装,均具备发射“毒刺”空空导弹能力,注意短翼上为“毒刺”导弹预留的挂架。


除日本AH-64DJP外,韩国陆航于2016年采购了36架最新型的AH-64E“阿帕奇守护者”,也具备发射“毒刺”导弹的能力。图为韩国陆航装备的AH-64E,注意短翼尖挂载的双联“毒刺”空空导弹发射器(红圈处)。


韩军地勤人员打开运输箱,可见“毒刺”导弹的导引头及前半部分。


韩军地勤为挂架组件加装发射装置,可能是“毒刺”导弹的电池组件。


本图中,韩军地勤已将一枚“毒刺”导弹安装到上部挂架上。


安装完毕的“毒刺”导弹发射器特写,可见导弹的红外导引头,以及专用线路。


图为打靶前,已挂载“毒刺”导弹准备起飞的AH-64E。


AH-64E挂载“毒刺”导弹升空。


AH-64E飞行员座舱视角拍摄的舱内画面,画面右侧可见“毒刺”导弹发射器。


AH-64E飞行至海上打靶区。


地勤人员为无人靶机加注燃料。


无人靶机利用发射车滑轨起飞。这种无人机主要用于模拟敌方大型侦察无人机或安-2运输机一类的低空慢速渗透飞机。


无人机操纵员利用固定的双筒望远镜观测无人机飞行轨迹,并进行调整。


锁定目标后,AH-64E武直发射“毒刺”空空导弹视频截图。


图为“毒刺”导弹命中无人机瞬间。


除具备空战能力外,AH-64E的最大改进就是增加了无人机控制能力,例如图中所示,利用MQ-1C“灰鹰”无人机可以探测到更远距离或障碍物后方的敌人,大幅提升了AH-64E的态势感知能力,使“阿帕奇”成为了一个更大作战网络中的“作战信息节点”,无疑是革命性的飞越。